第二十五章 人才危机-《最终武道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他可以确定,白文原乃是真心投靠,并无半点虚假。

    既然确定白文原乃是真心投降,刘若水也就不客气,直接将一万精兵,襄阳城内将近三分之一的兵马划到白文原麾下,让他带着这些兵马反攻朱桀。

    刘若水之所以这样做,一般是处于“用人不疑,疑人不用”的心里,另一半却是因为他手下无人可用。

    在襄阳,刘若水的根底还是太浅了,他门下的弟子大部分都还年轻,不堪大用,只能作为基础的军官。而襄阳本土的军官虽然不少,但并没有那种值得大用的人才。

    相比之下,白文原反而是最合适的人才了。

    否则的话,刘若水恐怕就得自己亲自派兵了。

    只是刘若水此时却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。

    虽然刘若水大致掌控了襄阳城,但严格来说刘若水只是掌控了襄阳郡的州府,只是襄阳县一县之地罢了。至于襄阳郡下属的其他县城,诸如安养县、谷城县、上洪县、率道县、汉南县、阴城县、义清县、南漳县、常平县、鄀县等十余个县城,刘若水还没有将其彻底掌控,自然要花上一番功夫。

    根据白清儿那里出来的消息,这十余个县城之中,阴葵派的实力大约掌控了三个,钱独关的残党有两个,大江盟控制的越有两个,至于其他的县城则都是靠城内的帮派或豪族掌控。

    不过,白文原倒也不负刘若水的希望,不过一周的功夫,就将朱桀父女的人头献给了刘若水。

    不仅如此,因为白文原的威望,朱桀的士兵大多愿意归降,哪怕刘若水将其筛筛选选,择优录用,手中也多了了两万精兵。

    也就是说,刘若水手中有了五万可战之兵,虽然比不上李密,杜伏威等人,但也不必李子通,沈法兴这样的小诸侯逊色了。

    当然,兵力的暴增也不全是好事,无论是新军还是旧军,都已经被打下太多的烙印了。为了解决这个问题,刘若水不得不将新军和旧军拆分,打散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