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一旁的县尉也跟着走了过去,小声道:“要不直接让衙役将他们赶走?” 主薄一边走,一边小声道:“你们看到他们身后还有一帮士兵吗?若是我们主动起冲突,倒是我们不是了.而且就靠县衙的衙役,也打不过啊.还是先将此事禀报给知县大人再说” 很快,县衙一帮人就回了县衙。 主薄将此事禀报给了知县大人。 禄知县得知后,微微皱眉道:“似乎是故意的.难道这帮人,察觉到本官没有下乡?还想出这么个馊主意逼本官出来?” 主薄尴尬一笑:“大人,您下没下乡,心里没数么.” 禄知县皱眉:“嗯?” 主薄急忙改口道:“您没下乡的事情,问问百姓应该就能问出来了,瞒不了多久的。” 禄知县哼了一声,道:“无妨,本来就是给他们一个下马威,拿着鸡毛当令箭,既然他们愿意在外面喊,那就让他们喊,等他们喊累了,自然就明白,本官吃软不吃硬,想逼本官就范,不可能!绝对不可能!” 说完,他看向主薄道:“随他们去吧,不用理会。” “是” 主薄拱了拱手,退了出去。 江宁县衙外。 “当官不为民作主,不如回家.咳咳” 随着大家扯起嗓子喊,果然是有些累了。 嗓子还有些疼。 索性,于谦走在街上,喊了一个卖茶水的老伯,直接让他将摊子转移阵地,让他搬到这边来卖。 老伯可是乐开了花。 虽然这边人少,但两百人也够他赚了。 于是乎,大家渴了就直接在老伯那买茶水喝。 一枚铜钱一碗茶,公道实惠。 随着大家轮番上阵大喊,聚集来这边的百姓越来越多了。 “小伙子们,你们这是干嘛啊?这个舍区是个啥啊?” 很快,就有一位老伯弓着身子问道。 刘全拿出他写的一幅用木棍支起来的大宣传海报。 他喊道:“诸位,这就是舍区.” 老伯摆摆手:“小伙子,俺不识字啊。” 刘全:“.” 刘全开始耐心解释道:“乡亲们啊,这舍区是国师大人给大家的好政策啊。舍区是为民服务的,每村都有,我们会帮助你们调解纠纷、维护治安、向上反应你们的请求,乡里若是有侵占良田的现象,我们都会处理。还会帮助你们就业啊,最重要的是,舍区能带你们致富,让大家都过上好日子.” 百姓们听得很是认真。 听起来.似乎挺好的. 前面听起来,没太听懂。 倒是最后一句,带大家发家致富,过上好日子。 很是有吸引力。 一中年汉子问道:“你们听起来,不是跟县太爷一样吗?你们是县太爷吗?” 刘全回道:“不不,我们不是县太爷,我们是舍区长,到时候就管你们村子的事情,以后村子里出了事情,不用去县衙来了,找我们就行了。” 此言一出,百姓们议论纷纷,听起来似乎非常不错。 正所谓衙门大门朝南开,有理没钱别进来。 除了重大的命案,大家一般出了邻里纠纷的事情,都是找乡绅处理,找县衙是没用的。 现在在村里就能处理,多么公道啊。 不过,不少百姓抱着观望的态度。 毕竟这些人似乎是官员,当官的都不可信。 于是,这些秀才们开始发挥自己亲和的态度,与百姓们打交道,阐述舍区的好处 一老太道:“你们说的这么好,是真的还是假的啊。” 一舍区长道:“当然是真的,真真切切,实话告诉你们吧,北平早就实行了舍区入乡村,百姓们都过上了好日子。” 一百姓道:“俺们又没看见,说的这么好.真能带我们致富?可我连地都没有,是个佃户,怎么致富啊?” 一舍区长兴奋道:“佃户好啊,我跟你说,以后舍区落地后,再也没有佃户之分了,你就在村里干,赚的钱比种地还多。” 那百姓们露出不相信,别糊弄我的表情。 舍区长询问道:“你是哪个村的?” 那百姓道:“俺是小冬村的。” “小冬村的,小东村的舍区长快过来” 几名舍区长大声喊道。 不远处,小冬村的舍区长正在跟百姓讲解舍区,听到声音后就跑了过来,“咋了,喊我作甚?” “这是小冬村的百姓,你来跟他说说。” “好嘞。” 小冬村的舍区长看向那百姓,道:“您好,您是小冬村的村民吧,我马上就是小冬村的舍区长,你有什么话可以问我。” 那小冬村的百姓问道:“请问一下,这些小伙子们说的都是真的吗?你能带着我们小冬村的百姓发家致富?” 小冬村的舍区长信誓旦旦道:“是是是,您就放心吧,到时候我会带着村民们养螃蟹,你那里不是有一个大湖嘛,咱们可以养螃蟹赚钱,我跟你说,北平的螃蟹可吃香了,赚大钱啊,大家都赚钱我保证,几年下来,家家添新房” 小冬村的百姓疑惑道:“可是那湖.是徐老爷家的啊,咱们能在那里养螃蟹?” 第(2/3)页